http://xssw.njtech.edu.cn
    主页 > 他山之石 > 正文

西南政法大学“三个着力”推动实践育人

发布时间:2020-09-10 00:09:27     浏览:

  西南政法大学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,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把提升实践育人成效纳入学校“双一流”建设目标任务,以构建体系、丰富路径、打造品牌为抓手,推进完成育人工作,促进学生全面发展、健康成长。

  加强组织领导,整合要素资源,着力构建实践育人工作体系。抓机制优化,出台《推进“三全育人”综合改革建设的实施方案》,将实践育人体系建设作为重点,明确实践育人的工作任务和各单位职责分工,逐步形成党委统一领导、部门(学院)分工负责、全员协同参与的运行机制。出台实践育人“1+N”系列制度,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、优化工作机制、完善保障措施。抓队伍建设,成立辅导员教研中心,落实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辅导员专项绩效,在部分学院试点“1+1+X+N”立体化实践育人模式,即建立由“1名专职辅导员+1名学院领导+X名学术专家或优秀青年学者(导师)+N名实务专家”组成的全员育人团队,形成学院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立体化育人网络,助力学生成长成才。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法律实务工作者为兼职导师,开设大法官大检察官论坛、金开名家论坛等,充实实践育人队伍。抓要素整合,建立实践教学基地784个,与地方法院、检察院等签订《高端应用型法治人才联合培养协议》,共建“高端法治人才联合培养基地”,培养卓越创新人才。依托新媒体网络平台和校内法文化景观,打造“互联网+思政”网络新媒体实践育人模式,实现“文化+实践”育人。

  坚持破立并举,分类精准施策,着力改革实践育人工作路径。打好“改革牌”,适应学科专业和人才培养变革发展趋势,出台《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办法(试点)》,构建以创新(Innovation)能力为导向、国际化(Internationalization)为特征、多学科交叉(Interdisciplinarity)为牵引的学术学位研究生“3I”培养体系和分类(Classification)指导、能力(Capability)导向、协同(Collaboration)培养、特色(characteristic)引领的专业学位研究生“4C”培养体系。持续强化案例教学,拓展优质教学案例资源,法律硕士专业课程案例教学内容占比达到30%以上,7个教学案例入选全国法律硕士教学案例库。念好“实践经”,开展庭审进校园、模拟庭审、实务讲座等活动,推进课堂与实践紧密结合。组织学生参加“国际人权交流与合作实务训赛”“法律实务技能训赛营”等,以赛代训巩固课堂教学成果。支持学院深化校企合作,通过“理论知识+实务操作技能”培养,探索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路径。下好“创新棋”,优化“模拟律所+法律服务公司”创业孵化模式,学校众创空间累计进驻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36个,项目经过孵化已注册公司25个。鼓励支持学生积极参与“互联网+”创新创业大赛活动和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,建设社会实践“金课”,2019年度“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”项目立项122项。

  强化思想引领,凸显学科特色,着力打造实践育人工作品牌。加大理论宣讲,组织校内外专家、思政课教师和党政管理干部对学生开展系统培训,实现学生“双向启发式”理论学习与教育。目前共举办宣讲活动200余场,参与成员1200余人次,覆盖听众逾2万人。成立民法典学生宣讲团,将民法典宣讲作为大学生暑期“三下乡”社会实践活动的主要内容之一,由学生编写剧本,排练10余个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民法典情景剧、小品、快板等节目,宣讲活动覆盖20余个省市。开展法律志愿服务,在基层法院、街道、社区设立普法志愿服务站,开展“市民学校”普法进社区、研究生支教等活动,引导学生深入机关、社区、工厂、农村,培养和锻炼实践能力。2019年,学校580余名学生法律志愿者在重庆市8个区县开展普法志愿服务活动130余次、法制讲座58场,发放普法宣传资料近8000份,普法受众逾5000人,积极助力重庆法治建设。

来源:西南政法大学